


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隨著建設進程加快,綜合管廊工程從摸索逐漸走向規范化,綜合管廊的主體結構建設逐漸成熟,但其安裝工程仍有許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為管廊管線支架工程。
目前我國尚無此明確統一要求的管廊技術規程與之配套,行業內也還沒有關于管廊用支吊架技術的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綜合管廊的發展。因此制定一部針對綜合管廊管線用支吊架設標準變得刻不容緩。
凡祖協同廣東省建設科技與標準化協會石民祥秘書以及《綜合管廊用支架》編制組其他成員在廣東堅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召開,對標準的編制內容、范圍、深度等方面提出指導性要求,指出標準編寫要規范,具有科學性、適用性、可操作性、協調性和先進性。
縱觀綜合管廊支架市場,價格競爭也在不斷上演。在部分企業追求短期利益、犧牲品質的情況下,價格競爭變得越來越突破品質底線。凡祖,從成立之初,立足于“高質量發展”與“責任擔當”兩大關鍵詞,致力于行業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起草與修訂國家及行業標準,與行業同道者構建行業健康新生態:
綜合管廊支吊架技術標準啟動會(廣州·凡祖總部)▲
《綜合管廊管線支架技術規程》標準編制工作會議(北京·標準院)▲
國際智能地下空間大會技術交流(法國·巴黎)▲
......
虎年伊始,A股喜迎開門紅,其中表現最為亮眼的大基建。春節期間,發改委再次強調要“要把政策發力點適當向前移,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力爭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并且財政部聯合發文,通過稅收優惠鼓勵發展基礎設施REITs運營,一季度基建投資有望進入加速落地階段。
地下綜合管廊作為城市運行的“生命線”,也是大基建浪潮下重要建設的一環。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十四五”期間,必須把管道改造和建設作為重要的一項基礎設施工程來抓。‘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寫入此次會議文件,明確點出這項任務清單:‘包括加快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
傳統的地下管網是一些互相分離的管道,供水是供水,通信是通信,燃氣是燃氣,相互獨立且地下可供操作的空間很小。密布在城市地下的管道構成了城市生活和生產的基礎保障系統,包括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等。
這種碎片化的設計必然導致建設、維修和管理上的各自為政。隨著城市網絡化市政管網體系的快速發展,因管線擴容、更新、維修等造成道路反復開挖現象十分常見,不僅給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便,同時也帶來環境污染、噪音污染以及管線交叉損害、城市交通擁堵、商業利益損失等其它方面的社會成本顯著增加,已經成為制約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和環境改善的瓶頸。
針對傳統管網碎片化的問題,讓多種管道共享統一的地下廊道并統籌設計、建設、管理、維修是現代管廊的顯著特點。
地下綜合管廊19世紀發源于歐洲,最早出現在法國巴黎,始建于1833年,是以排放雨水和污水為主的重力流管線系統,管網縱橫,排污口、蓄水池眾多。后來,通過在管廊內部敷設供水管、煤氣管、通信電纜、光纜等,進一步提高了其利用效能。
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呈現規劃設計系統化、規范化特點,先后將綜合管廊專項規劃納入城市地下空間統籌設計,協調綜合管廊與地下軌道交通、城市地下商業設施等城市基礎設施整合建設同步實施。如日本東京都中心區域規劃形成了地下綜合管廊網絡體系;美國波士頓拆除高速路建地下路時,整合建設地下綜合管廊。
1958年,北京建設了我國第一條地下綜合管廊。21世紀初,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開始探索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現在中國地下綜合管廊開工長度已達5000公里,形成廊體約2500多公里,已成為世界上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規模最大的國家。
2013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開展綜合管廊試點工程。2015-2016年,凡祖緊跟國家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政策,成立工廠,正式進軍綜合管廊領域。凡祖成立之初就深度參與廣東、廣西、福建等多地綜合管廊工程。無論是質量控制還是施工服務,均得到業主工單位的高度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