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抗震支架九大問題
一、抗震支架不穩怎么辦?
在進行抗震支架的安裝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安裝好的支架傾斜,不美觀以及不穩定的情況,抗震支架不穩定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沒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的安裝規范
在進行抗震支架的安裝前,施工人員需要對施工場地進行預先檢查,核對支架安裝的位置,間隙是否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支架的安裝位置必須符合規范,否則可能導致支架與機電設備的管道有沖突,產生摩擦,在安裝完成后產生不穩定的情況。
2、安裝支架時沒有遵循安裝原則
抗震支架的安裝原則如下:電氣設備上方,風氣設備中間,水下設備下方;小讓大,有壓讓無壓,弱避強。如果沒有遵循原則,將支架的位置安裝錯誤,就會導致支架出現不穩定的情況,也不能達到很好的抗震效果。
3、錨固件連接不穩定
還有一種情況,是在進行抗震支架安裝時,用來連接的錨固件沒有錨固徹底,受力構件之間存在縫隙,產生位移,從而導致支架歪斜和松動。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大家在安裝時需要注意錨固件的選擇,針對不同場合選擇合適的錨栓進行支架固定,并在錨固完成后再對錨固效果進行檢查。
4、支吊架協調不好
在進行抗震支架安裝時,沒有對支吊架進行統籌兼顧,支吊架的位置沒能協調好,間隙或大或小,都會導致支架不夠穩固。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大家在進行安裝時,要根據設計圖紙,認真核對,嚴格按照圖紙上規定的支吊架位置間隙進行安裝。
二、抗震支架安裝需要哪些材料和設備?
1、抗震支吊架所采用的材料
全螺紋吊桿、膨脹錨栓、C?型槽鋼/CB型槽鋼、六角連接器、管夾、U型管吊架、P型管夾、Ω型夾、加勁裝置、可調試鉸鏈、抗震連接座、槽鋼螺母(帶彈簧)、U型壓塊、蓋板、普通螺母、平墊圈、全牙螺栓、限位組件、塑料端蓋等,還需要金屬噴鋅劑,材料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要求。
2、抗震支吊架安裝時所需的機械設備
切割機、沖擊鉆、臺鉆等相關設備,主要工具有角尺、卷尺、扳手、水平尺、手錘等。所采用得設備即經過檢驗合格方能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設備材料禁止在制作抗震支吊架中使用。
三、項目如何同現場深化配合及優化?
現場如何配合,抗震支架深化什么時候進場?目前很多標段放在了機電總包內,或者分包的標段內,需要機電總包進場統一排布綜合管線,并考慮抗震支架的深化,以下是某廠家提供的配合流程。
注:對于抗震支架目前設計院基本上是不做設計,設計說明丟一句話,由廠家深化設計。
四、如何規范抗震支架安裝施工控制誤差?
1、管道和電線套管允許縱向偏移,但不得超過最大側向支撐間距的1/6;風管允許偏差,但不得超過風管風度的2倍。
2、水平管道在90°轉彎時,需設抗震支吊架;其他角度轉彎長度大于抗震設計間距的1/16 時,需設側向及縱向抗震支吊架。
3、計算水平地震力荷載時,只需滿負荷重量而不需要考慮其他因素。
4、抗震吊架不限制管線熱脹冷縮產生的應力,當把熱脹冷縮因素考慮在內時,縱向吊架應在構件選型上考慮所選型號應能抵抗管線熱脹冷縮應力。
5、保溫管線的抗震吊架管碼需按保溫后的尺寸考慮,門型吊架用于保溫風管、水管亦按此考慮。
6、用于剛性的管道抗震支撐不能安裝于建筑的不同結構部位或功能部位,否則會因地震作用而產生不同的位移。
7、單管抗震支撐雙向側向或縱向或具有側/ 縱向作用的拐點抗震支撐,應直接與管線或電線套管連接。應注意支管或小一級管線的支撐不能作為主管的抗震支撐,即不能作為另一方向(主管)的支撐。
8、管線穿越建筑沉降縫時,應考慮沉降位移設計。
9、側/ 縱向斜撐安裝的最佳垂直角度為45°,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10、對水、電、風系統的單管或多管共用門型吊架,無論側向/ 縱向斜撐,斜撐偏離中心線2.5°時不會影響其承載力。
五、建筑機電設備構件的類別系數和功能系數?
六、如何檢查設計計算的正確性?如何查處計算的貓膩?
上面提到目前抗震支架一般由廠家深化,可能深化中存在貓膩,對其有利,或多設計或少設計,對于不是很專業的你,那如何判斷其基本的合理性呢?
一般招標的時候需要抗震支架廠家有自己版權的專業抗震支架計算軟件,軟件需要通過第三方權威機構認證,保證計算的合理性,正確性,抗震支架配件的荷載值均要求有第三方檢測報告等。
提供一份供現場復核安裝情況時參考使用。
七、抗震支架的間距?

八、廠家深化的深度做到多少?配合是否收費?
一般投標前,提供項目報價及初步的設計方案;中標后,提供詳細的施工圖方案;包含抗震支架位置圖,抗震支架節點詳圖,抗震支架材料清單,抗震支架計算書,現場安裝指導。
正常情況下,中標單位是不收費的,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報價應該是綜合考慮過的。
九、如何區分市場上魚龍混雜的產品?
由于抗震支架要求執行時間較短,目前各開發商和顧問公司還沒有很明確的品牌庫,前期主要是使用規范編制單位的一些品牌,這也導致之前這些國產品牌價格奇高的原因。
市場很多廠家看到商機,紛紛加入抗震支架生產和供應上來,如何辨識市場上魚龍混雜的產品?
可以參考顧問品牌入庫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產品交流。提供專屬計算軟件,檢測報告、第三方認證資料及合適的項目案例等,對品牌基本情況進行了解核實。
第二步:工廠考察。了解生產工藝,工廠管理及年產量,確保產品質量和供貨能力。
第三步:項目考察。對已實施的項目進行現場考察,考察現場安裝質量和現場反饋。
注:對多家不同品牌進行橫向對比,也可以拿一家認可品牌作為衡量標準,進行確認。
